逝者之书(出书版)_逝者之书(出书版) 第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逝者之书(出书版) 第7节 (第3/3页)

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。

    ??果然,夏晓曦横躺在自己的卧室中,早已没有了呼吸,身下还有一摊殷红的血迹。

    ??当夏晓曦的父母想起来报警的时候,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。这一个小时,老两口只会大声地哭喊,脑袋里一片空白。

    ??夏晓曦裹着一条浴巾,显然是刚刚沐浴完,就被杀害的。浴巾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,伤口就在夏晓曦的胸口,是浴巾没有覆盖的地方。那是一个圆形的创口,随着尸体被翻动,还有鲜血向外汩汩流出。

    ??警方通过现场勘查,认定凶手是从夏晓曦家厨房翻窗入室的,然后从大门逃脱。根据现场被翻乱的迹象和丢失的财物,分析凶手是盗窃时被夏晓曦发现,继而转为抢劫杀人。

    ??“为何一人在家也不知道锁闭窗户啊?”老两口号哭道。

    ??在号哭声中,警察提取到了几枚新鲜的血指纹,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证据支持。不过,案件的侦破工作,该从何入手呢?现场的警察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??“这是什么?”聂之轩的声音打破了警察们的沉思,也中断了夏父、夏母的哭声。

    ??聂之轩把夏晓曦的伤口擦拭干净后,发现伤口周围存在一圈淡红色的印记,还有一些颗粒状的黑色物质。

    ??“这是挫伤轮和烟晕啊!”聂之轩叹道。

    ??“挫伤轮?烟晕?”别说夏父、夏母了,就连现场的警察也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??“挫伤轮和烟晕,是枪弹伤射入口的特征。”聂之轩翻过尸体看了看说,“这也是枪弹伤和无刃刺伤的一个区别点。既然子弹没有穿透死者的身体,那么我断定,死者的体内可以提取到弹头。”

    ??不出聂之轩所料,经过尸体解剖,他断定死者系主动脉受弹后空腔效应作用而破裂,最终大出血导致死亡。在夏晓曦尸体的背侧第五肋骨处,聂之轩发现了一枚铜质弹头。

    ??“这种弹头倒是很不常见。”作为枪弹专家的刑警队长说,“这种弹头只有那种非法地下枪弹作坊才有生产。”

    ??“也就是说,通过这种弹头,可以寻找到凶手购置枪支的来源,然后查找到凶手的身份对吗?”小白满脸崇拜地问道。

    ??刑警队长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??经过缜密的侦查,警方一举捣毁了一家地下枪弹作坊,缴获了仿真枪支数十支和子弹几千发。这些子弹的弹头,经核查和凶案中遗留的弹头完全一致。经过对地下枪弹作坊销售人员的审讯,警方锁定了前不久购置枪支的犯罪嫌疑人s。抓获s后,经过指纹比对,顺利侦破了夏晓曦被杀案。

    ??案情x剖析

    ??火器致死

    ??在我国,能够致人死亡的机械性外力损伤,主要是钝器伤和锐器伤。这是因为我国对于枪支严格管控。但是,一些非法地下作坊流传出来的自制枪支,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隐患。在法医学实践中,偶然也会遇见火器致死的案例。

    ??这次,老秦就来说说火器致死。

    ??火器伤主要分为枪弹伤和爆炸伤,因为性质完全不同,所以我们分开介绍。

    ??一、枪弹伤

    ??一般枪支主要分为两大类:霰弹枪和膛线枪。

    ??霰弹枪,比如猎枪等,大多都是单发,子弹是火药加大量钢珠。底火触发后,火药会将前端的大量弹珠呈一个圆锥形面打出去。这样的枪支,近距离是非常有覆盖度和杀伤力的。而其杀伤力,主要是弹珠的直接穿透致伤作用,打破脏器和血管,导致人体死亡。

    ??膛线枪,比如制式军用或警用枪支,一般可以连发,子弹是火药加单一弹头。因为膛线枪的枪膛里刻有螺旋纹线,子弹在击发瞬间,在枪膛内获取高速旋转的动能,保证了子弹在飞出去后可以有很高的稳定度和精确度。这样的枪支可以远距离射击。

    ??很多同学就会问了,那膛线枪打出去的子弹,不就那么一个小小的弹头吗?如果打中了人体重要脏器、血管就罢了,没打中致命部位,是不是肯定不会死人呢?其实不然。军警都使用膛线枪,不仅仅是因为它精确度高,可以远距离射击,更重要的是,它的杀伤力即便是远距离也依旧很大。显然,膛线枪杀伤力的来源,并不仅仅是小小的弹头穿透,更重要的是,我们法医所谓的“弹后空腔效应”。

    ??子弹在高速旋转状态下打进人体,在弹头通过的软组织中会形成一个弹后空腔,这个空腔瞬间出现,又瞬间消失。而子弹的旋转动能瞬间释放给周围组织,会给比子弹大几倍甚至几十倍范围内的周围软组织造成伤害,这个空腔很有可能伤及重要脏器、血管,导致死亡。

    ??枪弹伤的鉴别其实并不难,唯一可能出现问题的,就是子弹穿透人体,弹头消失。这样的损伤,可能会和无刃刺器形成的伤相混淆。法医会通过判断射入口、寻找空腔损伤的组织来判定枪弹的存在。

    ??另外,枪案中,法医还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,就是判断枪弹的射入口和射出口,从而研究弹道,分析凶手和被害人的位置关系等,为侦查、破案提供科学依据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